教师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。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支撑,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。公共课教学部始终重视教师队伍建设,多措并举,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,从而更好助力陕工学子的成长与发展。
一、案例简介
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现有20余名专职教师,其中 16 名为党员,1 名教授,12名副教授,“双师型”教师占比超 90%。近年来,教研室在教学、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成绩斐然,被评为学院师德先进集体。
教学方面,教研室承担了多门数学课程的教学任务,人均年教学任务超 560 学时,评教成绩优异。他们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模式,自建的《高等数学》在线课程于 2019 年被认定为首批省级精品在线课程,《经济数学》在线课程于 2020 年被认定为院级精品在线课程。同时,教研室构建了“德智体美劳”育人体系,打造了《高等数学》《经济数学》等金课,在 2022 年“课堂革命”典型案例评选中获三等奖 1 项,院级优秀教案二等奖 2 项、三等奖 3 项。
课程思政建设方面,2021 年《高等数学》被定为院级“课程思政示范课堂”,段瑞被评为“课程思政骨干”;2022 年《数学与应用数学》被评为课程思政示范课程,团队荣获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称号,段瑞再度被评为课程思政教学名师。
科研与竞赛指导方面,教研室教师主持完成多项科研项目,包括厅级 1 项、省级学会 3 项、院级 9 项、横向 1 项。2020 - 2023 年,教学能力比赛连创佳绩,获陕西省一、二、三等奖各一次,院级一、二等奖各一次、三等奖两次。在数学建模竞赛指导上成果显著,2018 - 2022 年组织学生参赛,获奖率超 82%,居陕西省职业院校首位,共获国家一等奖 5 项、二等奖 3 项,陕西省一等奖 62 项、二等奖 76 项。2022 年田恬指导的参赛队在获国家一等奖后又摘得“高教社杯”,实现学院在此奖项的突破。2023 年 3 个队首次参加美国数学建模竞赛,获二等奖 1 项、三等奖 2 项。教研室 2 次获陕西赛区优秀组织工作奖,2 位教师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。
社会服务方面,教研室制定了详细的师德建设规划,通过完善的传帮带机制,每周围绕一个主题开展多样化师德教育活动,助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。全体教师完成“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”培训并获证书。教研室还积极与多所院校交流分享经验,如陕西国防职业技术学院等。吕海侠在陕西省 2022 年度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‘国培计划’项目中授课,段瑞多次在研讨会上作报告,为其他院校教师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,与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开展“慕课西部行”共享课程活动,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。
二、 案例分析
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学教研室始终以立德树人为初心使命,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专业发展为实践探索,努力践行“德智体美劳”五育并举的教学创新模式,为学院的教研发展提供了丰硕的价值成果。教师队伍产生了一批优秀教师,形成老中青传帮带协同梯队机制并不断完善育人模式,推动人才的可持续性发展。
同时,在教学、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成绩突出。教学上,教研室承担多门数学课程,教学任务重,评教成绩优异。积极探索线上线下协同育人,构建“德智体美劳”育人体系,打造金课,成果显著。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,多名教师获课程思政相关荣誉。科研与竞赛指导上,主持多项科研项目,教学能力比赛成绩优异,数学建模竞赛指导成果丰硕,获奖率高,实现多项突破,教师获多项荣誉。社会服务中,师德建设规划完善,传帮带机制助年轻教师成长,教师积极参与培训提升能力,与多所院校交流分享经验,开展培训和共享课程活动,推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,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。
三、思路举措
1.强化师德师风建设,提升教师素质:制定师德建设规划,完善传帮带机制,开展多样化师德教育活动,助力年轻教师成长;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,提升教学与课程思政能力。
2.创新教学模式,提高教学质量:探索线上线下协同育人,构建“德智体美劳”育人体系,打造金课;组织教师参与教学能力比赛,以赛促教,提升教学水平。
3.加强课程思政建设,落实立德树人:将思政贯穿教学全程,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,融入教学中;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设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
4.以赛促学,培养学生创新能力:以数学建模竞赛为抓手,组织学生参赛,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;开展赛前培训与指导,提高学生竞赛水平。
5.积极开展社会服务,扩大社会影响力:与企业、社区等合作,提供数学知识与技能培训服务;参与职业院校教师培训项目,分享教学经验与成果。
四、经验启示
1.坚持师德为先,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: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,通过强化师德教育与培训,完善传帮带机制,能有效提升教师师德水平与教学能力,为教学工作奠定坚实基础。
2.创新教学模式,提升教学质量与育人效果:结合线上线下教学优势,构建全面育人体系,打造高质量课程,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,提高教学效果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3.贯彻课程思政理念,实现全员全程育人:将思政贯穿教学全程,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,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,提升育人效果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
4.以竞赛为平台,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:组织学生参与竞赛,能有效锻炼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,增强团队协作精神,提升综合素质,为未来职业发展助力。
5.主动服务社会,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与贡献度:积极开展社会服务,与企业、社区等合作,能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,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,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,同时扩大社会影响力。